平流-蜂窩斜管沉淀池的工作原理和設計思路 1.提高預處理效果,形成利于蜂窩斜管沉淀池沉降的良好絮體 藥劑類型、混合和絮凝質量等預處理因素直接影響可沉降絮體的生長行為。當前,我國主要采取水力混合和絮凝工藝,對混合和絮凝過程的人工調控能力不強,因而對藥劑合理投加、混合和絮凝過程的設計等的要求較高。應通過強化預處理過程,形成更多易沉淀除去的絮體。 2.均勻配水 均勻配水是控制水在沉淀池內的流態,消除短流、紊流等破壞性水力條件的關鍵因素。可通過設置擋水墻防止短流,建造花墻人口來均勻分配流速,達到改善進人斜管或斜板沉降系統的水流狀態的目的. 盡管雷諾數(Re)和弗勞德數(Fr)未被列為蜂窩斜管或斜板沉降系統的設計標準,但為保證蜂窩斜管或板內的水流處于平流狀態,雷諾數應小于200,更好在50左右,而弗勞德數要大于10負五次方。將模塊安裝在穩定水流區,如水體中部,是維持管或板內平流的有效措施。
3.研究顆粒在蜂窩斜管或斜板內的沉降規律,選擇適當類型的模塊
根據顆粒在斜管或斜板內的凝聚沉降規律,選擇沉降表面積大,水力效率高且不易被堵塞的模塊。經驗表明,六角形蜂窩斜管的綜合性能佳。盡管斜管水力半徑小,雷諾數低,但沉降能力較斜板強,而蜂窩斜管在經濟成本上占很大優勢。 蜂窩斜管或斜板的傾斜角度是基本設計參數。有關學者于1968年研究了蜂窩斜管或斜板傾斜角度對沉淀效率的影響。將傾斜角度調節為0,5,20,35,40,45,60和90度,對比研究表明,傾角為45-60度時的沉淀效率更高,沉降顆粒的“自凈”用強。 4.維持水力平衡,合理設計斜管或斜板的處理負荷 盡管斜管或斜板沉降系統可在保證出水水質的情況下使表面負荷率提高100-200%,但在寒冷地區,斜管的更大表面負荷率應控制在5-6.3m/h,暖熱帶地區也不宜超過7.5-8.8m/h范圍. 5.有效排泥 蜂窩斜管或斜板的懸浮顆粒除去效率高,因而池底污泥積累速度快,帶來的主要危害包括: (1)降低有效沉降深度,干擾配水; (2)發生了沉降的顆拉易再懸浮,增加蜂窩斜管或斜板的處理負荷; (3)沉積污泥內完成的有機物降解和微生物活動等過程產生異臭異味。為保證沉淀系統的正常運行,必須建造有效的排泥系統.此外,污泥收集方式是影響設計安裝斜管或斜板所需*小水深的重要依據。 排泥系統的選用主要取決于當地氣候、原水懸浮顆粒的性質和數量、絮凝劑的類型和用量、環境美學、經濟成本等因素。由于受垂直空間限制,軌道刮板循環排泥常用于斜管或斜板沉降系統的連續排泥。刮板排泥的主要優勢表現在: (1)適用于各種環境。如果水中磨損性砂礫石含量少,維修量小; (2)刮板運行緩慢(一般<0.3m/min),對上層水體的擾動小,同時減少了沉降顆粒的再懸浮; (3)刮出污泥的含固率高,減少了污泥的體積,相應降低了污泥處 理費用; (4)不受表層水體結冰影響。
6.均勻集水
以建造長方形斷面集水槽為宜,槽長按覆蓋全部蜂窩斜管或斜板安裝區域設計。 7.方便的蜂窩斜管清洗系統和保護系統 設計適當的支持系統,便于吊裝和拆卸清洗蜂窩斜管或斜板。選用衛生、堅固的斜管或斜板材料。 細菌或藻類生長和材料老化等是降低斜管或斜板沉降系統性能的重要破壞性因素,設計較深的出水區為主要控制對策。 有些水廠用石灰等化學物質調節待處理水的堿度、硬度等化學性質,要防止CaCO3等沉積物在模內積累,縮小過水斷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