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水廠的蜂窩斜管沉淀池排泥水和濾池反沖洗水約占總產水量的4%-7%,排出的污泥中含有大量懸浮物。大量未經處理的排泥水直接排放,將會造成泥沙淤積、水體污染、破壞生態平衡等方面的危害,同時大量的水廠排泥水未經處理回收而直接排放,也是水資源的巨大浪費。實施排泥水處理,回收利用水資源,不但可以控制水源污染,有效緩解水資源日益緊缺的矛盾,同時還具有節約引水工程的基建投資和日常運行費用的重要意義。 濾池反沖洗排水重力進入排水池,上清液重力流或經回流泵提升返回預沉池。排水池底泥用排泥機排入污泥調節池,進入污泥處理流程。排泥水處理主體工藝采用了污泥調節池→斜管沉淀池→均衡池→氣浮池→脫氣池→離心機處理工藝。斜管沉淀池池體上部采用斜管沉淀布置,其上清液通過清水收集槽匯入到位于中央的上清液收集槽,再通過回用系統輸送到預沉池回用。在斜管沉淀池底的泥水被往復式刮泥機刮至泥斗內儲存,泥斗內設泥位儀,達到設定值后開啟氣動閥,將其排入污泥均衡池。系統自試運行以來出現了斜管沉淀池沉淀效果差等問題,影響了系統的正常運行。
隨著進泥負荷的不斷增大,出水的上清液濁度和CODMn值都逐漸升高,特別是在進泥量由300m3/h提高到400m3/h時,上清液的濁度和CODMn值上升較大。這是因為低流量負荷下,排泥水在斜管沉淀池中的停留時間長,有利于未加藥情況下的自然沉降。在斜管沉淀池不投加藥劑的情況下,選取其進泥流量為300m3/h。通過觀察不同濃度的污泥在沉降柱中的沉降過程可以看到,當污泥濃度很小時,污泥沉降柱中沒有非常清晰的泥水界面,即不是明顯的成層沉降,較接近絮凝性沉降。這說明污泥在沉降過程中,一開始顆粒之間相互較分散,在沉降過程中互相碰撞粘合,結合成較大的絮凝體后,濃度也是不斷增大。當柱中污泥濃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時,才開始形成明顯的成層沉淀,具有清晰的泥水界面。
建議水廠在斜管沉淀池前安裝藥劑投加裝置,以改善排泥水處理效果。